典型傳統巖仔的佛寺

彰化縣二水鄉

二水碧雲禪寺

二水碧雲禪寺

彰化縣二水鄉

典型傳統巖仔的佛寺

二水碧雲禪寺

2023-10-12

關於碧雲禪寺緣起,根據碧雲禪寺眾法師口述,蕭世源整理的《碧雲禪寺》廟誌中的記載,由於當地觀世音菩薩顯靈的傳說,於是當地信眾蔡陣、陳水、陳祿等人發起,並由信眾陳仁鑫邀請當時臺南超峰寺的住持義敏老和尚到本地看風水,爾後在大正年間,信眾們發起募捐,佛寺以俗稱「竹篙厝」的建築方式興建,材質主要是竹材和木材,並在隔年完工。

碧雲禪寺原名二水蓬萊寺,建寺之初,寺內主持者為義敏老和尚,老和尚經常邀請斌宗法師和永定法師來弘法,此外,有位日本東海禪師也曾到來弘法,迄今仍有其後代法師仍和碧雲禪寺有書信往來。而在日本東海禪師到來後,再改名為蓬萊山碧雲禪寺。

為碧雲禪寺奠基的住持主要是義敏和尚與頌德和尚,他們原本都在臺南地區修行弘法,由於義敏和尚生前需要時常回臺南超峰寺,再加上義敏和尚過世後寺中事務無人主持,因此信眾們到臺南開元寺請頌德法師來擔任碧雲禪寺第二任住持。頌德禪師,俗家姓李,原籍臺南市。他是一位秉性耿直仁厚,為人謙順溫和,處事條理井然,滿腹經論,頗受信徒之景仰與愛戴的禪師。頌德法師原為臺南開元寺的知客師,來到本地後經常在本寺旁的百年羅漢松樹下講經說法,弘揚佛法。昭和19年(西元1944年)禪師圓寂,信徒遵其遺囑,舉行火葬,結果自遺骸中,尋得彩色舍利幾十顆,現安奉於碧雲禪寺內,供信徒瞻仰。

碧雲禪寺歷代住持分別為第一代開山釋義敏和尚、第二代弘法利生釋頌德和尚、第三代是重建廟宇的釋宏道和尚、第四代為釋深圓和尚,目前則傳到第五代,住持為懷宗法師。本案於民國107年(西元2018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相關文章

2023-10-12

「鎮南聖神宮」位於嘉義市東區共和路118號,興建於1777年(清乾隆42年) ,當時廟名為「鎮南宮」,主祀五府千歲。1832年(清道光12年)進士黃驤雲獻匾「福惠斯民」。1854年(清咸豐4年)首事田文增、韋珪生募款重修,並獻匾「鎮南古廟」。文昌閣則為1793年(清乾隆58年)知縣單瑞龍用築城樓之殘材所建。

2023-09-26

苑裡地區的媽祖信仰,隨漢民族由唐山渡台而來。「苑裡房里順天宮」最早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奉祀於房裡社境域之內「苑裡街尾舊媽祖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遷建於北勢庄現址,當時名為「蓬山慈和宮」。後來,因為彰、泉或閩、粵械鬥,使當時庄拼庄而互為敵視,不相往來,街市也分別聚集。房裡城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興建順天宮於南門內。

2023-10-11

保安宮俗稱城隍廟,清光緒14年(1888),清廷設臺東直隸州,原本要將行政中心設於水尾(今瑞穗),但因之前「大莊事件」水尾遭焚毀,因此州治仍設於卑南(今臺東市)。隔年,謝芳榮先生建茅屋一間,取名保安宮,奉祀城隍,與台北大稻埕同源自福建同安,屬霞海府城隍,在台灣其輩分僅次新竹都城隍。由於城隍負有陰間保安任務,故稱保安宮。此廟為花蓮地區最早的城隍廟。日昭和4年(1929),鄉民捐資改建成三、四坪大之石造廟宇,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有廢廟宣佈,居民唯恐信奉的城隍遭破壞,村民吳進益、楊德發、林朝順將城隍金身護持遷往復興山腳下(瓦窯仔),暫時供奉在一棵大茄苳樹下躲藏,至光復後金身方遷回廟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