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現存清代廟宇建築

宜蘭縣宜蘭市

宜蘭五穀廟

宜蘭五穀廟

宜蘭縣宜蘭市

少數現存清代廟宇建築

宜蘭五穀廟

2023-10-12


除廟宇本體大部分為清咸豐八年重建後之遺構外,另有民國53年(1964)重建的鋼筋混凝土造山門及拜亭,遮雨棚與廁所、鐵皮倉庫則為近年加建,原有之兩側護龍、門屋及圍牆於民國99年間全部拆除,僅留下小部分圍牆及1座門屋、「重建先農壇碑記」石碑;另廟方重塑一個由清官鞭打春牛之塑像於廣場。

殿內在格局上除三開間外,整體空間格局可見明間較左右次間神龕內凹之「凹壽」形式,明間主祀神農大帝、左龕祀觀音佛祖、右龕祀功德主及土地神祇。

殿內可見前後點金梭柱、前後附點圓木柱、三通五瓜(童)及肥束、員光、通隨等之大構件及其簡約木雕;另殿內前側可見「彎棚」造型屋面、其餘為露明桷斜坡屋面。

殿內嘉慶壬申十七年(1812)「制器壽人」、咸豐戊午(1858)「農醫之祖」、咸豐九年(1859)「粒食開先」、光緒九年(1883)「澤普蒼生」等及明間大門上之「神農社稷神祇壇」、殿前右側咸豐八年(1858)「重建先農壇碑記」、門口之民國壬子(1972)季冬「石獅」等,皆述說著宜蘭五榖廟的經典及歷久彌新之歷史價值。

宜蘭五穀廟為噶瑪蘭廳設治初期之先農壇,主祀神農大帝,自創建以來即是宜蘭地區官方祀典廟宇之一,凡迎春、勸農、春秋常雩皆由地方官員循例舉行,同時也是本地農民重要信仰中心,是宜蘭以農業社會為主要歷史發展脈絡的重要見證,具歷史文化價值。

宜蘭五穀廟「製從其樸、料置其堅」之樸質莊嚴廟貌,反映出清代宜蘭官方祠廟特質;其位處南門外的位置乃居於宜蘭平野田疇間,座東向西的方位則反映宜蘭的地理形勢格局,均表現宜蘭以農業地景為地域風貌之特色。

宜蘭五穀廟歷史建築本體,雖歷經多次修建,大部分仍為清咸豐年間重修後之遺構,保存了當時的建築材料、營建技術及風格特色,具建築史與技術史之價值。

宜蘭五穀廟為宜蘭縣少數現存清代廟宇建築,廟內存有包括「重建先農壇碑記」石碑、匾聯、祭祀器物等豐富文物,且仍維持拜春牛、拜斗法會等傳統民俗活動,均具文化資產價值。

相關文章

2023-09-26

浩天宮內保存清代道光年間設立之「正堂嚴禁私墾碑」、「特示嚴禁私墾牛埔碑」及光緒年間所立之「五福圳告示碑」,記載了開墾時期私墾侵佔牧埔用地及五福圳水權糾紛之事項另有「德保生民」一匾,係「戴潮春事」後,同治3年(1864)由彰化知縣王楨、守備鄭榮獻匾酬謝神恩庇祐。在重建清領時期唐山過臺灣的墾民之發展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2023-09-26

「張厝庄」位於彰化縣社頭鄉最西邊,是彰化早期發展出的七十二庄之一,與「社頭」、「枋橋頭」、「湳雅」、「石頭公」、「許厝寮」、「舊社」、「崙雅」、「湳底」等庄並列為社頭鄉的9個大字村落,並與各庄合祀「枋橋頭天門宮」。而這9個村落各自有村落型廟宇保佑平安,在張厝村的廟宇即為「永安宮」,主祀土地公與土地婆。

2023-10-11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寺僧侶禮佛費用。可見當時廟宇是由和尚主持。至清嘉慶22年(1817),鄉民建議重修「上帝廟」,萬丹就有很多商號參與斥資興修,清道光2年(1822)修竣完成。根據<萬丹鄉采風錄>中解釋,「上帝廟」因為也奉祀觀世音菩薩,所以就由「廟」改為「寺」,再加上該廟坐落萬丹區(保長厝),朝向水泉村,因以改稱為「萬泉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