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三大廟之一

新竹市北區

新竹內天后宮

新竹內天后宮

新竹市北區

新竹三大廟之一

新竹內天后宮

2023-09-26

新竹內天后宮又稱為內媽祖廟,奉祀天上聖母,原建於清乾隆13年。乾隆年間興建的長和宮、城隍廟、西門內天后宮,在當時不僅是信仰的重心,更是人群聚集之處,市集交易興盛之地。但日據時期的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實施皇民化運動,遭到拆除命運,民國35年於現址將日本和尚廟重建為今風貌。

內天后宮在日據時期遭拆除,神祇安置於外天后宮,昔日內天后宮之原址即被人據為攤販,後更建成住家,舊跡不存。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據末年,盟軍炸毀位於中央里之內天后宮,神像由香山客家人保管,民國35年由香山客家人改建至現址。

廟宇因建竹塹城西門內,故稱內天后宮,有別於北門城牆外的「外天后宮」,是為新竹市內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0-11

根據金門縣誌記載,順濟宮興建於明朝,是金門地區第一座媽祖廟。順濟宮所建之地亦為「虎穴」故而香火極其旺盛。民國72年(1983),廟宇因年代久遠及戰爭之故毀損,由村民共同損款重修,並成立順濟宮重修委員會,主持重修事宜。順濟宮主祀媽祖(大媽、二媽、三媽)、聖祖媽、觀音、三太子(中壇元帥)、千里眼及順風耳,由水僊尊王及註生娘娘陪祀。

2023-11-03

明遺老街位於金門城北門外,已逾四百年的歷史,被稱為金門最古老的街道,矮小的街屋並排在兩側,街道的東西南北四處出口原本都設有隘門。明遺老街過去曾是金門城的繁鬧市集,在地人又稱這裡為「買菜街」,隨著金門從清初政經中心移往後浦,才逐步走向沒落。

2023-10-30

斗六本為富庶繁華之地,自清光緒19年(1893),雲林縣城自竹山雲林坪搬遷至斗六為始,此地便在政治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隔年完成的雲林縣采訪冊也說,當時斗六城內住有一萬居民。可惜日治初期為鎮壓斗六地方反叛勢力的雲林大屠殺,還有明治41年(1908)的斗六大地震,都讓斗六元氣大傷。還好斗六依舊是斗六郡治,並且又有火車站的加持,昭和2年(1927)日本開始市街改正,建立出一條容許汽車行走,並且帶有騎樓的街道,這條街道就是今天的太平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