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三大廟之一

新竹市北區

新竹內天后宮

新竹內天后宮

新竹市北區

新竹三大廟之一

新竹內天后宮

2023-09-26

新竹內天后宮又稱為內媽祖廟,奉祀天上聖母,原建於清乾隆13年。乾隆年間興建的長和宮、城隍廟、西門內天后宮,在當時不僅是信仰的重心,更是人群聚集之處,市集交易興盛之地。但日據時期的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實施皇民化運動,遭到拆除命運,民國35年於現址將日本和尚廟重建為今風貌。

內天后宮在日據時期遭拆除,神祇安置於外天后宮,昔日內天后宮之原址即被人據為攤販,後更建成住家,舊跡不存。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據末年,盟軍炸毀位於中央里之內天后宮,神像由香山客家人保管,民國35年由香山客家人改建至現址。

廟宇因建竹塹城西門內,故稱內天后宮,有別於北門城牆外的「外天后宮」,是為新竹市內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相關文章

2023-10-11

根據《大城咸安宫沿革誌》記載,威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大城地區先民吳氏於康熙5年(西元1666年)回歸故里福建泉郡同邑白礁鄉積善里祖廟,奉請至大城厝庄祭祀。康熙13年(西元1674年)奉祀於新建簡陋士埆廟安座供民膜拜,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大城地區開設市街,重建廟宇,規模較小。

2023-09-26

埔東派出所舊廳舍為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建成,現今位於彰化縣埔鹽鄉鹽埔村中正路48號。埔東派出所舊廳舍在日治時期,主要的用途為保甲聯合會事務所,為保正辦公討論的場域。

2023-09-26

清福宮石板廟位於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厝,康熙年間,饒平客家人來大武郡,落腳陳厝厝莊(今永靖鄉東寧村與永興村),帶來故鄉的伯公香火保佑族人。待開發到一定規模後,募款在當地上蓋了伯公廟庇佑,即為現今清福宮的前身。後來在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以石板為建材,建成現今看到的模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