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

嘉義市西區

毫芒雕刻

毫芒雕刻

嘉義市西區

傳統工藝

毫芒雕刻

2023-09-18


「毫芒雕刻」又稱「微雕」,是在細小的材質上,如米粒、貝殼、象牙、龜殼、珊瑚、鱗片等材質上,雕刻出微細肉眼難以辨識的文字或圖案,故有:「芥子中藏大千世界,芒雕中見千古絕技」的說法。


中國發現最早的毫芒雕刻,見於殷墟中刻於龜殼的甲骨文。當時龜殼上以極小字體記載藥方、占卜和帳目等資料;戰國時代則發現在寬僅0.9cm、長15cm的竹簡上寫了20多個字,可說是東方微書文化的先驅。到了宋朝,毫芒雕刻才開始走向藝術創作,工匠以玉石、果殼、牛骨、象牙為材質,雕刻人物、動物、山水景物等,成為文人雅士收藏把玩的藝術品。明清時期,毫芒工藝臻至顛峰。





根據記載,明人王叔遠的「核舟記」,在4cm長、2cm多高的核桃上雕作一艘船,船上乘客神態生動、衣著細緻,船體架構巨細靡遺,船底還刻有蘇軾的《赤壁賦》,製作之精巧可見一斑。


之後清乾隆皇帝的工匠陳祖章也仿作一枚《橄欖核舟》,現收藏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毫芒雕刻」技藝保存者蕭武龍1948年出生於嘉義市。1980年受臺灣毫芒雕刻名家樓永譽老師啟蒙,1989年師事李奇茂、歐豪年教授習畫,1993年受蘇俊夫老師親授交趾陶釉藥。同年成立蕭武龍交趾陶工作室,蕭武龍為國內少數的芒雕專家,投入毫芒雕刻數十年,作品曾榮獲全省美展工藝部優選、民族工藝雕刻類三等獎及傳統工藝獎等 。

相關文章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魯凱族編織保存者杜夏連於1947年5月10日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習藝過程 由於部落中的學習並不是藉由文字所習得的知識,很大的一部分是透過手做、口述及日常生活中所營造出來的情境,並加以學習的過程,杜夏連從小向母親學習編織,家人的編織用具皆出自於她的手。杜夏連精通編織、珠繡、縫紉與月桃葉等魯凱族傳統工藝,其作品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原住民的素樸質感。平常會以講師的身分,參加公部門委託辦理的魯凱族部落編織人才培力訓練課程,為延續魯凱族編制技藝盡一份心力。

2023-11-01

施寶容女士是一位中國結藝術的傳承者與創作者。她在20歲時榮獲「台灣省藝文獎」,展現出對於傳統編結的深厚技巧與藝術修養。她的作品不僅形狀多樣,具有對稱、立體、繁雜等特色,充分展現編者的技術和藝術性。在平面的繩結線條變化中,她創作出富有層次感的作品,題材多樣,生活化,並且運用廣泛的珠寶材料,如珍珠、玉石、水晶、琉璃等,使得作品更加豐富多元,具有特殊性和個人特色。她將珠寶設計的概念融入其中,結合東西方結藝技法,創造出各種變化結法,呈現出經緯交疊和色彩搭配的美感。

2023-11-09

王郭挺芳出身自保守的公務員家庭,兒時會到舅父魏得璋的雕刻工作室學習雕克和繪畫,臺南高商畢業後出社會的他,以穩定家計為先,自行創業經營電器材料行,事業十分順利。一次到香港旅行時,在書店看到一本傳統藝術的書籍提及磚雕,發現「磚雕」在傳統建築裝飾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於是當時經常運用工作之餘,由第三國出入中國大陸尋找磚雕遺蹟及技藝。 因當時臺灣無人能教他這門技術,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正值不惑之年的他,決定結束事業,踏上藝術追尋之路,背起行囊隻身遠赴中國各地習藝,一去將近一年。初至中國安徽省之時,沒有朋友也不敢主動詢問,挺芳師租了一輛腳踏車四處尋訪,在一星期後於歙縣找到了一位磚雕師傅,便央求師傅:「你讓我住下來,教我雕磚,我刻給你看。」傳統技藝的師傅沒有教學系統、教材及手稿資料,僅能口述教學,因挺芳師具有木雕底子,經師傅指導、加上一番苦學後,從中國安徽將這門幾近式微的工藝技術帶回臺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