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傳歌謠、泰雅族古調再現

宜蘭縣南澳鄉

泰雅族Lemuhu吟唱

泰雅族Lemuhu吟唱

宜蘭縣南澳鄉

找回失傳歌謠、泰雅族古調再現

泰雅族Lemuhu吟唱

2023-09-18

泰雅音樂文化的呈現,平時呈現在一切生活的活動中,特別是在「歡樂之日」。「歡樂之日」在泰雅語稱之(sinqasan na ryax),「sinqasan」(歡樂日)是「pqas」(喜樂)之衍生詞,「pqas」(喜樂)是一個詞幹。「sinqasan」(歡樂日)會呈現「qwas na kinbkisan Tayal」(泰雅族祖先的歌),也會呈現「qqaya kryanan lubuw na Tayal」(泰雅族的器樂),也會呈現「ppizyuy na Tayal」(泰雅族的舞蹈)。

宜蘭地區原住民傳統音樂的普查,主要是以泰雅族為主,泰雅族雖然傳統歌謠不多,有些研究者一致認為,無論是音階、曲調、音高、節奏,的確簡單,仍就保持原始性。就傳統「朗誦古調」與「一般性部落歌謠」在演唱形式、稱呼法、歌唱內容、吟唱內容和音樂組織結構上,有豐富的表現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14

望嘉部落的Maljeveq人在農曆新年前舉辦的傳統神盟約祭,特別是五年祭的刺球儀式。該部落首次在近百年舉辦刺球儀式,這是一項在日治時期被政府禁止的傳統活動。在2016年,部落成功將刺球祭石搬回祭場,並重新學習刺球相關的文化習俗。在2018年的神盟約祭儀式中,成功重現了近百年來中斷的刺球儀式。儀式包括迎靈儀式、刺球儀式,以及祭司將福球拋至高空,由男性勇士在刺球架上奮力刺中福球的場面。儀式中,勇士們使用綁著獸骨的護身符,並在pulingav的祭告和祈福儀式中進行刺球。整個儀式歷時12天,最後一天的刺球儀式需要刺中所有23顆福球才能結束。

2023-11-10

白沙屯媽祖早年並未建有廟宇,而是由輪值爐主奉祀家中。清同治二年(1863)初建土茅屋為廟,經常年風雨加上民國24年中部大地震,廟宇損傷甚大。民國63年,廟方成立管理委員會之後,開始興建直到民國78年竣工,達成現有白沙屯拱天宮之規模。雖然拱天宮落成時間不若其他百年以上之廟宇歷史悠久。但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歷史,卻早在建廟之前就已經存在。

2023-11-02

大龍峒金獅團成立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台灣最古老的獅團之一,也被尊稱為老獅祖。這個獅團以其傳統的表演方式和獨特的特色而著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