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戲曲瀕臨失傳,但在苗栗地區客家戲曲以客家小戲為基礎發展並注入創新活水,從191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的「客家採茶戲」,深具苗栗地方特色和融入客家文化,因此具登錄為傳統藝術之價值。而保存客家採茶戲此項技藝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目前保存此項傳統藝術並發揚光大之優秀劇團,因而具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團體之價值。
「採茶戲」是源自大陸南方的劇種,清代流傳至臺灣,在桃、竹、苗、東勢一帶的客家地區盛演「三腳採茶」,清代至日治時期盛行「扛茶」、「拋茶」的表演,在臺北、臺南等都市也受到歡迎。之後,採茶藝人逐漸學習亂彈、四平、外江等大戲,形成「改良採茶」,演出內台戲。
內台戲沒落之後,採茶班改演外台戲、從事廣播採茶、賣藥、錄製採茶唱片等。目前,臺灣的採茶戲班分布在桃、竹、苗三縣,以演出酬神戲為主,也製播客家電視台的傳統客家戲曲節目,或者申請補助進行文化公演。
客家戲曲瀕臨失傳,但在苗栗地區客家戲曲以客家小戲為基礎發展並注入創新活水,從191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的「客家採茶戲」,深具苗栗地方特色和融入客家文化,因此具登錄為傳統藝術之價值。而保存客家採茶戲此項技藝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目前保存此項傳統藝術並發揚光大之優秀劇團,因而具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團體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