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龍潭龍鳳頭八音系統的謝旺龍先生,自 19 歲開始學習八音,歷經八音從喜慶拚場的熱鬧興盛,逐漸不再成為婚喪喜慶儀式的要角,其師徒制的傳承、口傳心授的指導模式也逐漸隨著文化沒落而消失。擅長嗩吶、二胡的謝旺龍先生,在其家族創立之觀音書院中,肩負著「傳承」的使命,帶領著一群孩子,從書法抄寫工尺譜、吹奏技巧逐步磨練,為客家八音扎下深遠的根,逐漸的成長茁壯。
謝旺龍從十九歲開始出門做八音,在民國四十五年時,因為當兵所以停了兩年。後來因為忙於農事,而且在民國六十二年到七十五年間,因為擔任保生村村長,所以較少出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時,因為從村長職務卸任,再加上哥哥建議,所以又找來葉詩賞老師教授八音,教授一館,以便於溫習和重新熟悉技巧。
之後,便又開始做八音。 據謝旺龍表示,在光復前後,有錢人開張或作壽,都會請八音來演奏,常常一做就是一整個星期,而且有所謂的拼場,一方面是用以展現自己的才華,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工作機會,而主人便會從中選出技藝最佳者,任意點調,同時給予賞金。
而且以前還會看程度來決定工資,如果是學八成是三千二百元,如果是學六成,則是二千四百元,所以大家都會努力學習,以求精進。當時八音都是做喜事場,直到民國七十、七十一年左右,喪事才開始會請八音來做場。一般喜事場,嗩吶以吹×管較多,喪事場則多吹工管,因為較悲哀。現在除了廟會慶典活動和喪事,會出門做八音,謝旺龍也曾應台南文化局之邀,在一年一度的文化節表演八音。目前常合作的藝人有葉金生、葉倫汀、葉倫雄、林金鍾等。